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41章 陛下,臣没有妹啊...

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在你认为一切都万无一失的时候,意外总会让你怦然心动...

时近盛夏,由于天气炎热,朱由检已经将办公的地点转移至西苑南台(清朝时顺治、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,并由清顺治帝于1655年改名为瀛台),其四面临水,衬以亭台楼阁,似海中仙岛,其内储藏有冬日坚冰,真真是巧夺天工,冬暖夏凉。

然而与环境截然相反的是,一群内朝的官员此刻小心翼翼的陪衬着正在大发雷霆的朱由检。之间朱由检将卷宗狠狠的砸在龙案之上,怒声道:

“啪...斩了,统统给朕斩了!这帮子蛀虫当真胆大包天,这个仓场总督苏飞,去年吏部堪核还给了个良等,李长庚,你吏部是欺朕的刀不利吗?”

原来是前几日,朱由检下旨开仓,将京师各大仓的粮食投入市场,用来平抑粮价。结果毕自严去了之后发现,原京师七大仓中,只有表面一层是粮食,其下面全部是沙土!账面上的七十万石粮食不翼而飞...

这里就要介绍一下了,大明京师粮仓共有七座官仓,它们均集中在朝阳门附近。北有海运仓、北新仓;中有南新仓、旧太仓、兴平仓和富新仓;南有禄米仓。南粮经过漕运到达通州后,最终会转运到这里进行储存,每座大仓存米约十万石左右。京师七大仓担负着保证京师和北方边防粮食供应的责任,同时也有“战略储备粮”的作用。

按说这么重要的七大仓本不该暴雷,不过这锅的源头还得安到那个死于痔疮的张居正身上。自张居正改革之后,大明的赋税都变成了交银子,收税交银子,军饷发银子,官俸领银子。从朝廷百官到平头百姓,大家都习惯了缺什么就上街去买,粮食也不例外。反正啥都能用银子买,这就导致了实物仓储这一块逐渐被众人给忽略了。

其次就是贪腐,大家都贪,谁管你啊。

再者就是众臣都忙于党争,谁关注你啊。

最后就是,大明的问题太多,朱由检执政以来,多年的重心都在搞钱和军队建设上,他自己也忽略了。所谓上有所好,下必趋之,底下的人的关注点自然也都转移了出去。

那再说说咱大明特色是啥?一穷,二贪,三天灾,四带薪上岗。本来,大明对于粮仓这一块的管理制度那是相当严格的,在粮仓的管理上面,明朝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——多头管理,相互制衡。“京仓以户部官、御史等巡察,外仓则按都司关防之。”也就是说,不止一个机构来对粮仓进行管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